首页

伊轩女主调教女奴

时间:2025-05-29 23:38:47 作者:中方回应英国驻美大使涉华言论:科技创新成果应当惠及所有国家 浏览量:17833

  中新网北京3月5日电 (赵晔娇)“人才是第一资源,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最强大最持久的动力。”全国两会期间,全国政协委员、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、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、浙江省中华职教社副主任郑亚莉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建议,加快设立“中国工匠日”,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,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,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、能工巧匠、大国工匠。

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,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、战略科学家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、青年科技人才、卓越工程师、大国工匠、高技能人才。

全国政协委员、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、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、浙江省中华职教社副主任郑亚莉。受访者供图

  “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影响下,产业转型升级加快,现代化产业体系重构,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,这对产业工人提出更高要求。”郑亚莉说,例如2024年浙江省“新春第一会”,提出全面加强“三支队伍”建设,要以“大人才观”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大军。

  在她看来,加快设立“中国工匠日”,有利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,全面实施“技能中国行动”,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,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,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。

  同时,让产业工人拥有自己的节日,更有着风向标意义,让大家感受到因拥有技能而生活更加美好,因成为工匠而受到社会更多尊重。

  郑亚莉在调研中发现,“工匠日”作为弘扬工匠精神、尊重产业工人的抓手,多地及部分企业已经设立了工匠日,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。例如,2019年,浙江杭州将每年的9月26日设立为“杭州工匠日”;2021年,江苏苏州将每年的4月28日设立为“苏州工匠日”;2023年,山东青岛将每年的7月26日设立为“青岛工匠日”。

  “因为存在日期各不相同、推进力度各异等问题,亟需以国家层面统一工匠日的日期、规范活动开展等。”郑亚莉建议,在借鉴地方及企业实践基础上,在现有国家工匠主题活动基础上,加强中国工匠培育和表彰工作,形成工匠相关的制度支撑。

  从“普通工人”到“中国工匠”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培养过程,需要个体、企业、行业、政府及社会多方共同努力,需要时间、平台、制度等有机配合。

  为此,她建议统筹推进中国工匠培养、使用、评价、激励等全链条发展,完善中国工匠专项培养制度,构建中国工匠荣誉制度,常态化开展中国工匠的评选活动,引导企业开展工匠评选活动,制订地方性、行业性工匠专项培养计划,让“爱党报国、敬业奉献、素质优良、技艺精湛”成为产业工人共同的价值追求。

  智能制造时代,工匠的意义非但没有减弱,反而更加不可替代。如何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工匠内涵,树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工匠典型,推动中国特色工匠文化建设?

  郑亚莉建议,通过开展工匠文化研究,培育凝练中国特色工匠文化,设立全国工匠基金,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匠学院,设计“中国工匠日”标识,引导中国工匠走进校园、社区、社会乃至世界,发出工匠声音、讲好工匠故事,以中国特色的工匠文化引领劳动光荣、技能宝贵、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,营造人人皆可成才、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氛围。(完)

【编辑:于晓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香港特区政府发表有关发展香港可持续披露生态圈愿景宣言

作为中国的标杆性马拉松赛事之一,沈阳马拉松创办于2015年,荣膺世界田联标牌赛事。2023沈阳马拉松再次突破升级,高标准、高规格办赛,遵循世界田联精英标牌赛事的奖金标准,男女第一名将获得高达15000美元的奖金。

财政部:保持必要支出强度,确保重点支出应支尽支

苏联电影曾享誉世界,涌现出《战舰波将金号》《战争与和平》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》《办公室的故事》《莫斯科不相信眼泪》等经典之作,以及无数优秀导演、编剧和演员,苏联电影的独特艺术风格和叙事方式也对世界电影史产生深远影响。苏联解体后,俄罗斯电影业一度陷入低迷。进入21世纪,随着社会经济发展,俄罗斯电影逐渐走出低谷,打造出了一批兼具艺术性、民族性和国际视野的优秀影片。

斯洛文尼亚副总理兼外长法永将访华

“无论民进党当局建造或者购买多少武器,都阻挡不了祖国统一的大势,都撼动不了解放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、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。”

山西:在教育“双减”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

“我们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,倡导多边主义,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,推动各方各施所长、各尽所能,通过双边合作、三方合作、多边合作等各种形式,把大家的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,聚沙成塔、积水成渊。”2019年4月26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。

台湾有关方面粗暴对待大陆渔船致2人遇难 泉州红会陪同家属赴金门处理善后事宜

今年两会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指出,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促进互利共赢。而这次活动中也强调高度重视吸引外资,着力打造“投资中国”品牌,为各国投资者走进中国、了解中国、投资中国创造良好条件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